老喻是我很喜欢学习的一个人,他的文章我经常看,他在“得到APP”讲的“人生算法”课我也听。他的文笔虽然一般,论证有时也不够严谨,所引用的一些概念也常常晦涩难懂,但他看事物的观点和角度还是能让人耳目一新,颇有启发。
前段时间,老喻写了一篇《复利的谎言》,文章提出的核心观点归纳起来就是:
“世界随机性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又带来波动性,导致复利的连续性、均匀性、对称性回报很难实现,所以极少有人能够靠复利实现财富自由”。
这个推理和结论没毛病。
“利滚利,利不尽”。虽然复利的好处连三岁小孩都清楚,但大多数人确实都做不到复利增长,也享受不到复利的好处。之所以做不到,也享受不到,除了这个世界不会老老实实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外,自身的原因可能更主要:
第一,缺乏延迟满足感。
复利效应是一种慢变量(坚定而持久的变量)。在起步阶段增长和积累都是很慢的,至少要忍受长达10年以上仅仅微弱的改变。大部分人会受不了这个速度,因为你有外部参照物,你会发现身边的其他人、媒体宣传的成功人士都在呼啸而过,都跑得比你快,唯独自己好像在慢吞吞的前进,你会忍受不了这种落后。而一旦忍受不了,你就难免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动作就容易变形,就会想着怎么走捷径,这就离掉入陷阱不远了。
下面这张图是巴菲特(他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复利受益者)一生的财富增长趋势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他的财富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都是比较平铺的,到了59岁之后才飙升。但我们许多人却想着怎么在29岁就财富自由。所以,老巴才说:“人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慢慢变富。”
第二,吃不了长期的苦,也受不了长期的罪。
复利要求“速度可以慢,但增长不能断”。就像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讲过的“不怕慢,就怕站”(中国如今所取得的成绩就是改革开放后复利增长带来的)。这需要个人长期的不懈怠,长期的坚持,长期的忍耐,长期的孤独,长期的折磨,长期的自律,长期的勇气,长期的乐观。。。。总之,一切都要长期主义。也惟有长期的额外付出才能最终积累出滔天巨浪般的增量。这种长期“日日用功,日拱一卒”的辛苦,绝大部分人都吃不消,也受不了这份罪。。。。所以我才格外佩服朋友老罗,是罗辑思维的那个老罗,他的坚持为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第三,受不住各种和复利做法背道而驰的诱惑。
大部分人只是看到了复利的好处,却没有真正理解复利的奥妙。或者出于傲慢,不屑于这么做,毕竟复利的做法看起来实在是有点太笨了(左宗棠打战就很瞧不起曾国藩“扎硬营,打呆仗”的笨办法)。总觉得自己可以更快的成功。特别是有点小聪明、还有点小幸运的人,当他们面对外界各种“快速致富”的诱惑时,是很难再坚持像乌龟一样的往前爬。
那普通人该怎么做才能让复利不会变成谎言呢?
老喻在文章里也提供了几个方法,譬如:别去做会炸掉的事情、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敢于做决定、做一个贝叶斯主义者、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大目标、懂得左手温暖右手、备足弹药等等。
而我认为,实现复利除了克服前面所提到的三个问题外,最关键一步还得想办法克服世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波动性,从而最大化保证复利的连续性。注意:我这里强调的连续性可不是“一朝一夕”、“一分一秒”这种短时间尺度的连续性,而是“一年又一年”这样长时间尺度的连续性。。。。预测明天的天气是困难的,但预测50年后全球变暖却易如反掌。
有三个基本策略可以帮你较大概率的克服世界波动性,保证复利连续性:
第一,“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找到一个可以长期增长的领域,掌握专业能力,树立“把一根稻草抱成一棵苍天大树”的决心和耐心,最大化获取这个领域的资源(一个9寸披萨比两个6寸还大),把饼做大,增加抗风险能力。同时对其他领域保持开放性学习态度,和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保持合作关系。
为什么要专注一个领域?因为熟悉,你才有可能更快的洞察外部波动性,并提前采取办法,做好准备;因为坚持,你才有可能享受到退出者留下的红利。
为什么又要跟其他领域学习?因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闭门造车,很容易变成自己领域的井底之蛙。
第二,坚持长期“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什么是“正确的事”?就是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获得被动收入;就是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事(曾国藩的“扎硬营,打呆仗”就是这样一个套路),永远不会炸掉,不存在“一失万无”的风险。它必须符合正直(人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相信坚守正直可以带来持久的回报),符合时间越久价值越大。
什么是“正确的做事”?首先要培养“多元思维”能力,祛除“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单一思维。对新知识、新工具等一切新事物保持全然开放性,让大脑始终处于可塑性状态;其次是做一个贝叶斯主义者(叫骑墙派也行),对环境变化时刻保持机警,不怕打脸,能实事求是随时调整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三是抓住别人苟且所空出的红利,坚持额外付出,坚持比大多数人勤奋一点、用心一点、多学一点、多想一点。
第三,保持饮食平衡,坚持锻炼身体,避免意外。不管人生是像西西弗斯一样不断推球上山,还是像巴菲特一样滚雪球,你都必须让自己活得足够久才行。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过:“重要的事情只能通过非常缓慢的过程来实现。”复利的本质并不是让你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的过去比,所以过好这一生的关键在于“不要急,慢慢来”。但“不要急,慢慢来”并非让你守株待兔什么都不做。你要坚持践行前面说过的那些原则,避免把自己的人生轨迹过成一条忽上忽下、剧烈波动的波浪线。只要你确保自己的人生是一条始终昂头向上、逐渐上升的螺旋线,那就不用在意偶尔“一城一池”的得失。
老喻说:“幸福的普通人比不幸福的牛人更幸福”。而普通人的幸福不就在于有办法让自己的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更好吗?!
2020/12/12,于厦门